今天我们来聊聊乒乓球横拍教学视频3,以下几个关于乒乓球横拍教学视频3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内容。
打乒乓球选择直拍还是横拍?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点我观看视频版教学
乒乓网提问区henry-zhang提问:小学打了几年直拍,现在工作了想学乒乓球又改成了横拍,但是总觉得很别扭,不舒服。我还有必要改横拍吗?还是说坚持打直拍呢?怎么确定自己适合哪种握拍呢?
一、横拍与直拍握法选择习惯分析
① 难易程度分析
横拍握拍简单更容易学,现在启蒙学横拍的占到95%以上。直拍握拍手指力量要求高,相对来说难一点,一般球馆从教学难以程度上考虑,大多会让小孩子学横拍。
② 地域人群分析
亚洲人日常拿筷子吃饭,手指灵活,直拍握法又称为中式握法和拿筷子很像,所以亚洲人以前打直拍的很多。当然现在很多年前人筷子都不会拿,打横拍简单,所以中国现在启蒙打横拍的也越来越多。
欧洲人日常拿刀叉吃饭,横拍握法又称为刀式握法,所以欧洲人打横拍的多。
③ 打球习惯分析
乒乓球击球弧线上看,如果是完全不会打球的新手,本能为了让球过网,会往上把球抛过去,我们熟称为“打野球”。因此,野球手们本能的用直拍握法,因为拍面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并且便于向上打“抛抛球”。
二、如何判定初学者适合哪种握拍方式
如果单纯说适不适合,其实只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都能适合,握拍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从专业教练员选拔直拍苗子方面而言,我们会考虑几个方面:手指手掌的大小和手腕力量、灵敏性、头脑聪明和反应快。因为人天生的手掌大小是有区别的,手掌大手指有力,打直拍会更有优势。直拍需要反应特别快,头脑很聪明,直拍特点就是灵巧多变,靠旋转和变化取胜。
三、直拍打习惯了,有必要改横拍吗?
前面说过握拍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打球遇到瓶颈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通过改握拍来突破,直拍横拍从技术要领上来说并没有太多不同。
如果你已经打了4、5年的直拍,就没有必要再改横拍了,你的动作结构已经定型,打球的习惯也定型了。
直拍横打和横拍其实动作结构上差别还不大,改的话适应起来比较快。
传统直拍的反手推挡和横拍反手拨球动作结构差别较大,如果改握拍的话,这个挥拍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我建议你,用你目前握起来最舒服的握法去打球,不用刻意改变握拍,试试正反手转换的时候,哪种握拍你转换起来最舒服,就选择哪种握拍!
乒乓网刘宝生整理
乒乓球前三板技术指南!你想学的都在这了......
1.前三板技术的核心
前三板技术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发球上,没有良好的发球技术严密的前三板技术是没有施展的空间,如果发球的效果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也许都非常的清晰和清楚的碰到例如发球非常好的人。一个晚上吃发球就吃懵了。个人技术没有任何的施展空间,所以任何一个选手和业余球迷都必须非常的重视发球技术的提高和达到随心所欲的状态。这个就需要我们平时发球落点、旋转的积累。手上感觉的多次熟悉。发球是不受任何外在因素旋转的影响的比较主动的技术,在发球技术上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发球的目的性。
2:发球的落点。
3:发球的旋转。
4:发球后第二板的衔接和一步作战计划。
5:发球的假动作。
6:发球之前的呼吸调整。
7:发球之前观察对手的站位和思考对手接你不同发球的习惯。
8:在比赛关键的时候比分,例如:10:9 9:9 9:10等关键比分要学会回忆,你的几套发球,对方在接你那一套发球比较不适应?
2.前三板技术的次核心
前三板技术的次核心技术应该是接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下面技术的发挥,在技术范畴中接发球技术属于被动技术。网球的赛制中有“破发球局”之说,乒乓球中也是非常的重要。
好的接发球技术不会令你进入到对方设计好的战术之中去。破发球几个会让对手心里充满压力,以至于发球技术不自然发不出高质量的发球来。假如他的发球你非常的不适应,对手更放松更能发出高质量的发球来。可以说前三板的争夺就是体现在发球和接发球技术上的争夺。
在自己发球的时候,属于主动技术,是你组织发起进攻和控制的核心,而到对方发球时候,由于接发球属于被动技术,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接发球属于核心技术了。接出来效果的好坏是非常的关键。
在接发球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接发球的站位要结合自身特点技术特长来制定。
2:接发球必须要掌握多种接发球技术,不能光是搓和摆。
3:接发球时应该见缝插针尽量把被动变为主动技术。
4:接发球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5:接发球时多去想和适应对方的动作,加强盯球意识的培养。
6:接发球时多多去观察和回忆对手的第二板常用方法。
7:接发球时多去变化落点,切忌落点单一,旋转单一。应该长短结合和大胆直线后的主动防守。
3.前三板技术的衔接
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技术了。这些特长技术的发展跟我们强烈的意识是分不开的。很多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处理得不错,但是忽略了体现得分的重要技术。而出现很好的机会时候延误的战机。形成这些得分手段技术的前提就是意识和果断的决心,平时我们训练的技术例如:侧身拉之后正手连续冲。这些技术熟练的程度和自信形成你接发球,发球之后得分的重要保证。所以衔接技术一定要扎实和实在。不能认为丶差不多之类的定义去实行自己技术计划。
4.前三板技术的“算球”
何谓“算球”?我的理解是,所谓算就是计算。是想在别人面前的一种意识形态。“算球”成功与否和概率是跟你平时高度的注意力和观察对手行为的关键所在。
十个球通过我们细致观察对手算到了6个以上我们就算是成功了,这个就是一个概率。其实比赛很大程度上就是比概率,概率高自然成为胜者。例如:我跟对手熟悉有几次交锋机会,对方是直拍反胶,有强烈的侧身意识,他一般都是一短路的我方反手位下旋为主,他发这个球都是同一个动作,准备动作也是如此都没有多大的改变。到他的发球局,看到他的这种意识形态,我应该马上就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对方发我反手位不出台的下旋,伺机侧身拉,或者挑。他有这个非常强烈的上手欲望和进攻意识。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的去给对方一个出其不意:直接给对方一个直线的快搓或者快切。这样基本上打乱了对方的战术和他的设想得到的效果。
如果多次的处理方法都是摆过去,那么可想而知,自己多么的被动。当然切,搓直线技术不能多次的运用,任何一个技术不搭配其他的技术混合应用都会给对方适应。对方适应了就没有多么大的效果了。如果他算好以后这样的球也是非常的危险。因为在对方的正手位他会给你致命的一冲。这个就是设计到斗智斗勇的问题和场上灵活运用的范畴。
5.前三板自我特长的贯彻
前三板技术成功与否关系到自己技术特长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这个也是非常需要我们去正视的问题,如果在前三板技术中我们特长技术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会影响自己作战计划的效果。
怎么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个不但要有“砍柴不误磨刀功”扎实基本功做底子,还要有细致入微的应变能力。处理球的多样化和随机应变能力,假如自己定死一套模式去打效果会非常的不理想。如果你今天发挥得不好,但是你能令你的对手发挥得更差,那么你也算是成功的。这些成功说明你在贯彻你的思想和时刻给对手制造意想不到或者众多麻烦的能力。
横拍的正反手搓球,除了要手腕具备控制能力,脚下也要移动到台内
点我观看视频版教学
本集教学祖丽主要讲解了正手搓球的动作要领,搓球与劈长、摆短的区别,搓球时步法的运用,搓球欲找准击球点请关注本集教学内容。
正手搓球要上你的右脚,身体前倾,上你的右脚尽可能的往前多上一些,因为这取决于你接触这个球,你能接多短的球,所以你的身体一定要前倾到球台里面。
不然这样站直搓的话接球的距离就会大大的缩短,所以身体要前倾,重心放在你的右腿上,以大臂为一个轴,去动前臂和手腕,搓球有个抓手的动作,也就是接触球那一瞬间加一个摩擦。
搓球拍型角度根据来球的质量去决定,假如说我想摆短那可能拍会稍微立起来一些,如果想劈长的话可能拍会稍微放开一些,所以根据你想处理的球和你接对方来球质量来决定你的拍型。
对于大部分初学者只要是你找好调整适合你的角度首先能上球台,然后再加质量,自己慢慢去体会拍型的调整。
其实搓球相对于正手攻反手拨会简单一些,所以大家只要是固定住大臂,用前臂和手腕去往前送球就可以了,基本上都可以上台。
球过来以后,搓球的接触点在图中所示位置,制造旋转球出去,基本上就是这样。
一般搓下旋、劈长就是通过拍面角度来改变,你想劈得越长,你动作引的也稍大一些。摆短的话动作放小一些,劈长的可能动作再放大一些。
搓球时腰部是一定要撑住劲了,千万不要放松,你搓球之后的衔接是更重要的,因为搓球只是一个过渡,所以它影响着你的还原。
搓球的脚下上步的步伐应该这样移动的,准备,然后预判球将到你的正手短位,上脚去搓,还原。
也就是说左脚要先做一个小的垫步,右脚才能移动,千万不要这样直接上,这样直接上的话就距离很短,偏外的球就接不到了,所以一定要一个垫步,小的侧滑步。
乒乓网刘宝生整理